制造强国“三步走”战略

2020-06-19 23:01:57 sunmedia 2947


  《中国制造2025》统筹考虑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基础条件,根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总体要求,提出实施“三步走”战略,力争用三个10年的努力,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强”、“弱”是与他国比较而言的,是相对的,因此对于制造强国的判断应突出与其他国家相比较的优势。纵观美欧等发达国家的强国之路可以看出,具备规模雄厚、结构优化、技术创新能力强、发展质量好、产业链国际主导地位突出的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繁荣及国家安全的基础。
  制造强国的基本内涵
  目前国内外对于“制造强国”的概念和内涵没有统一的描述。通过对一些有代表性的工业发达国家进行梳理和研究,大致上可以将“制造强国”的内涵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规模和效益并举。从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公认的制造强国的发展历程来看,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制造业规模日趋壮大,产业质量不断提高。
  二是具有较高国际分工中地位。当今多数制造强国中,高技术产业和服务型制造占比较高,在国际分工中大多处于产业链高端地位,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其拥有很强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不论是既有的制造强国,还是具有后发优势的“潜在”强国,都要求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以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制造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发展,保持持续发展的能力。
  制造强国的主要特征
  现有的制造强国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拥有雄厚的产业规模。反映了制造业发展的实力基础,表现为产业规模较大、具有成熟健全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有相当比重。
  二是优化的产业结构。反映了产业间的合理结构,各产业之间和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密切联系,产业组织结构优化、基础产业和装备制造业水平较高、拥有众多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国企业。
  三是良好的质量效益。体现了制造业发展质量和国际地位,表现为制造业生产技术水平世界领先、产品质量水平高、劳动生产率高、创造价值高、占据价值链高端环节等。
  四是持续的发展能力。体现高端化发展能力和长期发展潜力,表现为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能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信息化发展水平较高。
  制造强国“三步走”战略的主要依据
  《中国制造2025》结合我国制造业发展实际和未来制造业发展的根本要求,提出实施“三步走”战略,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基于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的基本认识。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已建成全球门类最为齐全的工业体系,总体规模大幅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不仅对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成为支撑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已经具备了建设制造强国的基础,同时也拥有赶超现有强国的市场环境和资源条件。但是,与世界制造强国相比,我国制造业在自主创新、产品质量、资源利用效率、信息化水平、产业结构等诸多方面仍存在一系列突出问题,实现赶超和跨越的任务紧迫而又艰巨。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在我国当前适应经济新常态、调结构促升级的关键时期,推进制造强国有着重要的意义。唯有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才能为实现我国“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最为坚实的物质保障。
  二是基于对世界制造强国发展水平的总体研判。根据制造强国特征,工程院“制造强国战略研究”课题组构建了由4项一级指标、18项二级指标构成的制造业评价体系。经过专家打分测算,提出了表征各主要工业化国家历年来制造业相对强弱的综合指数,并根据2012年各国的制造业综合指数划分为三个国家方阵:美国处于第一方阵,德国、日本处于第二方阵;中国、英国、法国、韩国处于第三方阵。
  三是基于对我国制造强国进程的前瞻预测。一方面,通过比较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国家工业化进程至今制造强国进程中一些核心要素年度增长率和在年度强国指数增长中所占比重的发展差异,探索上述国家工业化后期至今的制造强国进程路径普遍规律,为我国2015~2050年的制造强国进程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充分对接党的十八大报告所确立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创新型国家、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等一些列权威解读:制造强国“三步走”战略国家战略目标导向的要求,并与国家“十二五”《纲要》、《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0~2015)》、《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等相关规划目标的实施进展进行衔接。三个十年的阶段性目标,既是基于我国所处特定阶段与国情的合理性预测,又是我国缩小与工业发达国家差距、实现制造强国的必然要求和奋斗方向(详见图1)。
  中国制造“三步走”战略具体内容
  《中国制造2025》对构成制造强国评价指标体系的各项具体指标进行逐项的发展目标预测,将建设制造强国的进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到2025年,综合指数接近德国、日本实现工业化时的制造强国水平,基本实现工业化,中国制造业迈入制造强国行列,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二方阵。在创新能力、全员劳动生产率、两化融合、绿色发展等方面迈上新台阶,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权威解读:制造强国“三步走”战略  第二阶段,到2035年,综合指数达到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二方阵前列国家的水平,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强国。在创新驱动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优势行业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制造业整体竞争力显著增强。
  第三阶段,到2045年,乃至建国100周年时,综合指数率略高于第二方阵国家的水平,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一方阵,成为具有全球引领影响力的制造强国。制造业主要领域具有创新引领能力和明显竞争优势,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详见图2)。  (工信部供稿)

权威解读:制造强国“三步走”战略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是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的物质保障,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资料图片)

●相关报道
      3.0时代开启 3D打印产业发展步伐有望加快
                   中国工业报记者 司建楠
  “到2020年,全球3D打印产值有望突破2000亿元,中国有望突破500亿元。”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秘书长罗军近日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专访时表示,3D打印的3.0时代已经开启,3D打印产业发展迎来了最好的历史机遇期,要充分发挥当前难得的政策优势和市场优势,完善3D打印生态链,促进“3D打印+”战略的深入推进。
  那么,该如何定义3D打印3.0时代?罗军告诉记者,3D打印能够打印出立体物品仅仅是第一步,即:3D打印1.0时代;能够打印出功能性产品则是第二步跨越,即:3D打印2.0时代;能够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材料、人工智能技术等其他先进技术融合发展,成为众多智能服务平台的一部分,具有语音识别、信息处理的能力,则是第三步跨越,即:3D打印的3.0时代。
  当前,我国3D打印产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可谓天时、地利、人和。罗军表示,首先是今年2月,工信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了《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首次从政府层面高度评价了3D打印技术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推进意见。与此同时,国务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也多次谈到对3D打印技术的培育和扶持,再次肯定了3D打印作为新兴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制造2025》明确,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毋庸置疑,“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方向。”罗军表示,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材料等都是传统制造技术转型升级的必要工具和辅助手段。智能制造的实质还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结晶,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智能材料技术的深度应用与突破。
  作为智能制造的典型,3D打印能否借着《中国制造2025》的“东风”加快发展,还要看政策层面的推进力度。罗军认为,目前,3D打印的商业模式单一,需要引起业界的高度重视。建设更多开放式应用服务平台是有效打开3D打印应用服务市场的不二法宝。而且,3D打印成本普遍太高,设备商和材料商将成本风险转嫁给广大用户的模式需要不断调整。此外,设备商、材料商和配套服务商如何联动起来,建立战略联盟,让用户成本降低、风险减少也是必然趋势。
  “只有用户真正得到实惠,行业发展才有希望,3D打印生态圈才可能最终发挥作用。”罗军说,目前,3D打印仍是一项前沿性的基础性制造技术。在工业4.0的大背景下,3D打印一定要与其他制造技术融合,变得更加智能化、自动化,才会创造更多奇迹。这意味着,3D打印的智能化之路是必然趋势。必须加快推进“3D打印+”战略。所谓“3D打印+”,是指3D打印在应用服务领域要主动与设计创意结合、与教育培训结合、与互联网结合、与时尚结合;在工艺技术领域,要与焊接技术、数控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其他先进技术融合发展,也就是我们当前推进的“3D打印3.0战略”。
  经过30多年的培育和发展,3D打印技术已经从最初科学普及的阶段向功能性产品加工生产的应用领域纵深推进。“去年,几乎所有在国内销售的外国3D打印企业都实现整体盈利,平均增幅在60%以上。而国内3D打印企业的平均增幅也保持在40%以上。”罗军乐观估计,到2020年,全球3D打印产值有望突破2000亿元,而国内有望突破500亿元。
  如何把握快速增长的市场是国内企业亟待思考的重要课题。罗军认为,推进3D打印生态圈建设,是实现产业快速发展的应有之义。据悉,在打造3D打印生态圈方面,由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和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联袂在青岛高新区创办的中国3D打印创新中心平台、3D打印在线平台、3D打印研究院平台已经全面建成,并将于近期陆续对外开放。这些都将有效推动3D打印的产业化进程。

    本文由上海家耐磁力泵厂(https://www.shcilibeng.com)转载发布,本厂专业生产高温磁力泵、高压磁力泵、高温高压磁力泵、氟塑料磁力泵等。销售咨询技术热线:02164096960 ;13601667253。

未知来源
免责声明:商媒在线所提供的信息及图片除原创外,有部分资讯和图片从网络等媒体收集而来,版权归原作者及媒体网站所有,商媒在线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并尽可能注明来源;部分因为操作上的原因可能已将原有信息丢失,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果您对商媒在线所载文章及图片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商媒在线,商媒在线将立即予以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最新资讯











广州粤海医院好不好
04-05 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