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1-26 13:18:06 sunmedia 2492
小小的耳机、智能音箱,超50次斩获德国红点设计奖、iF设计奖等国际大奖,安克创新凭借工业设计创新成功“出圈”,2020年成为“创业板注册制第一股”。
工业设计是产业链中极具增值性的一个环节,帮助工业产品“涨颜值”“提气质”。“十三五”期间,湖南共认定80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拥有3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工业设计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优秀设计成果不断涌现,有力推动了制造业提质升级。
工业设计激发湘企创新活力
说起走出国门的“国货”,除了常见的“老干妈”、义乌小商品等,长沙高新区内的安克创新(主打Anker等品牌)绝对算一个。安克创新主营的移动电源、智能扫地机、智能耳机和音箱等,全球用户超过8000万人,其中移动电源在美国市场稳居销量冠军。
“安克创新出品”科技含量十足,产品外观设计也非常吸睛。安克工业设计中心依托国际化设计团队,着力提高产品功能专业性、运行高效性、设计创新性和经久耐用性,以快速的用户调研反馈搜集用户需求,完成工业设计迭代。
通过产品设计创新打造的智能配件产品Anker,从2010销售额1900万元人民币起步,2019年销售额“飙升”至66亿元人民币,跃升湖南工业设计创新佼佼者,成为高品质“中国智造”典型。
“十三五”期间,湖南推动工业设计与装备制造业、信息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消费品工业等领域融合发展,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从2015年开始,我省每年开展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目前全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达到80家。其中,湖南东方时装有限公司服装工业设计中心、中车株机轨道交通装备工业设计中心、铁建重工工业设计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中车株机拥有轨道交通行业内首个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从之前输出单一的产品转变为现在输出“产品+设计+服务+管理+投资”商业模式创新,近5年公司获海外订单超过400亿元人民币。
湖南东方时装有限公司加强工业设计创新,近10年来新增3个新品牌,新增国家专利102项,新产品年收入占比达82%。铁建重工的产品整体外观经过专业化工业设计,让盾构机这样的“巨无霸”多了几分柔美。
平台、政策、人才支撑工业设计发展
给工业产品披上“潮流的外衣”,湖南工业设计起步较晚,但来势很好。
位于长沙市雨花区的中国(长沙)创新设计产业园2016年10月开园,是我省第一家创新设计专业园区。4年多来,该园区已引进各类设计相关企业120余家、设计师1500余名,产学研合作院校17所,年服务企业和机构4000余家。
以设计链接产业,以设计撬动发展。目前,中国(长沙)创新设计产业园湖南省众创中心设计引擎,依托岳麓大学科技城的优势资源,加强产学研用结合,搭建工业设计发展平台,目前,以工业设计为核心的企业营业总额达1000万元,深度参与国家重大装备的创新设计研发。
“工业设计平台建设卓有成效,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制造业的工业设计需求,我省连续5年举办全省工业设计培训和产业对接会,让工业设计走进园区、企业;出台奖励政策,2015年以来给予工业设计中心和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奖励资金3400万元,鼓励和引导企业应用工业设计,优化产品外观、结构、功能,开发原创型新产品。
设计离不开人才。2019年,我省职称申报系统中新增工程系列“工业设计”分支专业,将工业设计纳入职称评定体系,促进工业设计人才队伍建设。
中国(长沙)国际工程机械设计大赛、邵东县首届工业设计大赛、“金龙铸造杯”全国井盖创新设计大赛……近几年,各种工业设计赛事为我省工业设计发展营造良好氛围,支撑工业产品创新。
“十三五”期间,湖南有25件产品(作品)进入“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复评入围名单,极点智能科技的人脸识别安全锁、铁建重工常压换刀式泥水平衡盾构机获“2018年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优秀奖”。
代表委员热议加快打造“三个高地”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大众电动汽车、三安半导体等十大产业项目”“抓住‘卡链处’‘断链点’,掌握核心竞争力,重点抓好东映碳材高性能碳纤维、工程机械高端液压元器件等十大技术攻关项目”……全力打造“三个高地”,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一个个项目令人振奋,引发了代表委员的热议。
大家一致认为,打造“三个高地”,是方向、使命和任务,必须步步为营、实质性推进。
奋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岁末年初,湖南工程机械产业捷报频传。中联重科选择在2020年的最后一天下线两款土方机械新品,宣布其总投资1000亿元的智慧产业城进入“边建设边投产”的新阶段。今年1月6日,山河智能工业城三期项目宣布开工,预计全面达产后将实现产值超200亿元。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9月来到山河智能,我们全员上下备受鼓舞、倍感振奋,更加坚定了加快发展的信心。”作为山河智能创业团队成员之一,省人大代表朱建新已在山河智能工作了21年,亲历了湖南工程机械向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挺进的过程。他告诉记者,着眼“十四五”,山河智能将持续围绕“2年200亿,5年再翻番,全球工程机械20强”的总体目标,深化“一点三线”(一点即装备制造,三线即工程装备、特种装备、航空装备)战略布局,持续做强主业、做优新业、做大企业,为长沙和湖南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贡献力量。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正当其时。作为老工业基地的代表,湘潭以传统重工业和资源型工业为主,近些年已跻身全国首批12个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行列,并获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省人大代表、湘潭市委书记曹炯芳说,“十四五”期间,湘潭将着手实施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双链”工程,抓好支柱产业延链培强、新兴产业补链做大,努力打造国家重要智能制造集聚区。其中,支柱产业延链培强,涉及新能源和汽车制造、先进装备制造、精品钢材及新材料等8条产业链;新兴产业补链做大,涉及人工智能及传感器、电子信息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省级新兴优势产业配套等3条产业链。
大企业“顶天立地”,华菱集团、湖南中烟工业、三一集团成长为千亿企业;小巨人“铺天盖地”,我省已有7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2个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来自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鲁旭霓委员谈道,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同时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湖南先进制造业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既要在深化区域合作、发展国内供应链、强化基础配套上发力,也要着力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抢抓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先机。
奋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就在上周,我省发布了2020年立项实施的“大规模储能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等4个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引发各界瞩目。
怀揣仰望星空的梦想,鼓足脚踏实地的拼劲,科技创新的“第一动力”更加强劲。省政协委员、省科技厅副厅长朱皖对破解农业“芯片”的种子问题尤为关注。她领衔科技界别委员,提交了“做强农业‘芯片’,建设农业强省”的集体提案,建议全力建设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加强国家创新平台创建基础,加大种业“卡脖子”技术攻关,出台一批种业创新专项政策措施等,为湖南打好种业翻身仗,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种业创新高地贡献力量。
不仅是长沙,越来越多的市州也加入到创新示范行列。郴州获批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株洲、衡阳获批国家创新型城市;除浏阳、湘阴、资兴获批国家首批创新型县(市)外,我省已启动14个创新型县市区培育建设。
通过开放城市的各类应用场景,位于衡阳市衡州大道上的“数字经济走廊”已汇聚了一大批领军企业和成长型企业,有望形成中部地区的数字经济高地。省人大代表、衡阳市市长朱健说,“十四五”期间,衡阳将继续把创新放在首位来坚持和引领,从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营造良好创新氛围方面发力。同时,将争取更多国家战略在衡阳落地,努力在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中当好领头雁,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贡献更多“衡阳经验”。
“科技企业落户到哪里,金融服务就跟进到哪里。”省人大代表、长沙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朱玉国表示,该行率先成立湖南首家科技专营支行,为科技园区、科技企业、科技人才提供集财务管理、贷款融资、资金归集为一体的贴身服务。目前全行在全省共设立1家直属科技支行,5家一级支行,2家二级支行,服务科技科创企业4000余家,“十四五”期间将不断创新产品、服务和平台,助推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
奋力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
坚持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我省由内陆腹地迈入开放前沿,形成了水陆空铁一体、江海联运的立体交通格局,近3年全省进出口总额相继迈过2000亿元、3000亿元、4000亿元台阶。
作为我省对接长江经济带的桥头堡、湖南自贸试验区岳阳片区的所在地,岳阳提出“十四五”时期举全市之力打造“三区一中心”(即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聚集区、湖南通江达海开放引领区,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由省人大代表、岳阳市委书记王一鸥领衔提出、岳阳代表团全体参会代表附议的《关于支持把岳阳打造成为中部地区交通物流枢纽城市的建议》《关于支持岳阳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建议》《关于支持推动常岳九铁路和荆岳高铁规划建设的建议》已被大会议案建议组接收,旨在进一步彰显岳阳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和门户担当。
交通物流对产业发展构成强有力支撑。中欧班列(长沙)为中联重科等制造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物流时间缩短3/4。来自长沙金霞经济开发区的康镇麟代表说,下一步,将进一步强化开放平台建设,持续擦亮“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牌子,让水运港、铁路港、空港联动起来,让长沙的临港片区与临空片区联动起来,推动临港经济高质量发展。
代表委员纷纷提出,要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把湖南地处“一带一部”和“左右逢源”的枢纽优势发挥出来。省政协委员、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江华谈道,拓展国际合作深度与广度,要抢抓中欧投资协定完成谈判的重大机遇,聚焦产业前沿,在绿色发展、数字经济等中欧具有高度共识的领域深化合作。要搭好引智桥梁,将欧洲拥有的全球制造业诸多创新技术、智力资源引进来,增强竞争实力。要充分利用好湖南在欧洲现有的创新和产业布局,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区域产业的国际影响力。
来源: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