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进口放开促能源变革

2020-06-19 23:01:57 sunmedia 4218


  原油进口双权放开的进程继续提速,日前,商务部发文批复宁夏宝塔石化及东营亚通石化正式获得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而此前宁夏宝塔及东营亚通已经先行获得原油进口使用权,这意味着双权皆有的地炼数量增加至六家。而山东汇丰石化、万达天弘化学、寿光鲁清石化、京博石化等四家已经进入公示环节,这意味着其原油进口使用资质已经基本确认。中宇资讯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获得原油进口使用权的地方炼厂扩容至11家,配额数量总计达4978.88万吨,共淘汰及承诺淘汰重组装置产能3357万吨/年。据悉,目前地炼企业继续踊跃申报原油进口相关资质。

  进口权伴环保承诺 产业升级兵不血刃

  中宇资讯分析师张永浩表示,原油进口相关权限的放开,将增进地炼炼油原料的多元化,拓宽地炼原料油获取渠道。原油进口权相关权限的分割将确保政府部门对成品油市场的控制。首先,原油进口使用权的获取伴随着地炼装置淘汰以及油品升级的承诺,政府使得炼厂在环保升级方面“自动缴械”,这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成品油市场去产能化以及环保升级的过程。另外,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总额设定了“上限”,政府部门将综合考虑上年度该炼厂的原油实际加工量以及各分项指标的达标情况用以确认新一年的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以确保原油进口不会出现无序增长,扰乱内部资源流通生态。

  能源变革大幕拉开,目前油气改革各环节正齐头并进。张永浩表示,中国油气改革的主要框架涵盖以下几个方向:主体改革,体现在市场多元化及自主经营权的推进方面;上游垄断破除,体现在勘探环节及原油进口等方面垄断的放松;财税改革,体现在清费立税、税收法定等方面;价格改革。原油进口权放开仅是油气改革的一个细节,更多的改革正在同时推进。

  炼油原料多样化 进口原油现优势

  中宇资讯分析师高青翠表示,上述11家地炼厂需要常年保持89.4%的开工率,才能满额用掉进口原油使用权。炼厂在逐渐摒弃燃料油等低轻油产率的产品后,购买的炼油原料中原油占比优势愈加明显。2014年以来,国内海洋油大批量外放,马瑞油及稀释沥青等进口量大幅提升,原料市场逐渐由吃紧过渡到充裕。而地方炼厂开工率在效益缩水的利空影响下,无奈进入低负荷开工、原料渠道多样化的状态中。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随着原料多样化局面逐渐明确,原料“自由选择度”明显提升,对于地方炼厂而言,高额的消费税成本及低汽、柴油收率,逐渐将进口燃料油“踢出”原料圈。而对于当前暂无原油进口权的炼厂而言,海洋油及稀释沥青仍有较大吸引力,获得进口原油资质的地炼厂,后期将部分采购目光放在中东及东南亚等轻、中质原油上。

    本文由上海家耐磁力泵厂(https://www.shcilibeng.com)转载发布,本厂专业生产“高温磁力泵”、“高压磁力泵”、“高温高压磁力泵”、“氟塑料磁力泵”等。销售咨询技术热线:02164096960 ;13601667253。

未知来源
免责声明:商媒在线所提供的信息及图片除原创外,有部分资讯和图片从网络等媒体收集而来,版权归原作者及媒体网站所有,商媒在线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并尽可能注明来源;部分因为操作上的原因可能已将原有信息丢失,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果您对商媒在线所载文章及图片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商媒在线,商媒在线将立即予以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