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多兵种科技会战”攻关千万吨级大型炼厂成套技术纪实

2020-06-19 23:01:57 sunmedia 2323


  记者从近日中国石油科技管理部组织召开的中国石油“千万吨级大型炼厂成套技术攻关”重大科技专项验收评估会获悉,此专项5载攻关结硕果,系列成果为公司“十二五”期间新建炼厂和汽柴油质量升级等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评审专家认为,以工程建设公司华东设计分公司为主的中国石油下游队伍已完全具备了独立设计千万吨级炼厂的能力,为集团公司炼化主营业务快速有效发展提供有力的重要技术支持。

  受制于人的短板之痛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石油缺乏大型炼油成套技术和自主设计能力,新建炼厂和装置需要引进外部设计单位负责工程转化。虽然工程建设一直是强项,由于自己不能进行总体设计,中国石油在很多市场尤其在一些竞争地区新建炼厂发出的设计邀请屡遭系统外部工程公司婉言谢绝。关系中国石油南方战略实施的广西石化建设就曾经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大型炼厂建设主要依靠引进国外或系统外技术,工程设计依赖于系统外部设计力量,这不仅造成工程建设投资高,还影响了建设速度,制约了中国石油炼油业务的发展,成为中国石油下游业务的短板。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集团公司党组下决心开展千万吨级大型炼厂成套技术专项攻关。由科技管理部牵头项目顶层设计,工程建设公司华东设计分公司牵头承担,联合工程建设公司大连设计分公司、东北炼化工程公司、寰球辽宁公司、广西石化、四川石化、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等40多家单位,设置11个课题、36个专题,组织800多名研发人员历时5年持续攻关,开发形成了一批特色关键技术。

  专项的牵头单位,昔日承担广西石化千万吨炼厂项目拿总设计的华东设计分公司,已历练成长为国内重要的炼油工程公司,为中国石油炼化主营业务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多兵种科技会战”告捷

  中国石油下游业务尽管起步较晚、技术基础薄弱,但参加单位众多群策群力的“多兵种科技会战”取得丰硕成果:专项在大型炼厂总体优化、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延迟焦化、加氢裂化、汽柴油加氢、渣油加氢、连续重整、润滑油基础油生产、污水处理等关键配套装置以及大型炼厂建设和开工运行管理共11个方面攻克了78项特色关键技术,开发出了10套主要生产装置工艺包,取得了一批重要技术创新成果。

  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千万吨级大型炼厂设计成套技术。大型炼厂总体优化和常减压蒸馏成套技术成功应用, 彻底打破技术垄断,已用于国内外数个新建项目的前期总体设计中。大型催化裂化和延迟焦化成套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汽柴油加氢成套技术全面替代引进,成为公司国Ⅳ、国Ⅴ汽柴油质量升级的主体技术。加氢裂化成套技术成功开发,具备工业应用条件。渣油加氢和连续重整工程化设计能力取得新突破,润滑油基础油、MTBE、干气制乙苯及污水处理等关键配套装置成套技术得到成功应用。

  目前,中国石油具备了千万吨级大型炼厂拿总设计和主要工艺装置的工程设计能力,炼油主要生产装置的工艺技术占有率达80%,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专项申请专利118件,认定集团公司技术秘密45项,形成设计导则、指导手册30项,培养造就了一支由300余名科技创新骨干组成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

  千万吨级大型炼厂重大科技专项已全面完成预期目标,使公司千万吨级大型炼厂自主设计技术能力迈上了新台阶,形成了1套大型炼厂总体优化技术、6套核心装置和4套配套装置工艺包,形成了3套装置工程化设计能力。常减压蒸馏、延迟焦化、催化裂化、汽柴油加氢等成套技术,已为中国石油新建、改造项目及汽柴油质量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炼化科技打了一个翻身仗

  通过专项实施,中国石油千万吨级大型炼厂整体技术水平和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不仅不用再依靠外部的“拐杖”奔跑,还为公司大型炼厂设计建设、汽柴油质量升级和降本增效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专项成果在40多家企业的80余套工业装置上得了工业应用与验证,累计新增效益15亿元以上。

  以前炼厂设计要靠系统外设计院完成,现在,自己的设计队伍结构得到优化,市场竞争能力大大增强,中国石油炼油设计技术的短板得到补齐。华东设计分公司现有国家勘察设计大师2人、省部级设计大师4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33人,集团公司高级技术专家13人,在全厂优化、常减压、焦化、催化裂化、重整与PX、加氢等领域形成了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领军人物挂帅的核心团队。

  中国石油不仅培养了人才,技术创新能力也获得大幅提升。在专项实施带动下,华东设计每年获专利授权30项以上,在大型炼厂核心装置中均拥有专利技术。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得到了业界认可,带动了主营业务的拓展。与神华集团合作的一项煤化工技术已在新疆建成试运,正向国际市场输出;与清华大学等联手开发的年60万吨煤基甲醇制芳烃(MTA)工艺包已通过验收,正在进行工业示范。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石化企业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粗放型转向质量效率集约型,以挖潜改造、填平补齐为主,专项形成的特色技术成果,将为中国石油现有炼厂调整装置结构、优化加工流程及增加高标号汽油、航煤、高档润滑油等高附加值产品,深度挖掘存量价值,以较小的投资成本实现较大的效益提升,增强和提升炼油业务盈利能力多增添一种现实选择。

    本文由上海家耐磁力泵厂(https://www.shcilibeng.com)转载发布,本厂专业生产“高温磁力泵”、“高压磁力泵”、“高温高压磁力泵”、“氟塑料磁力泵”等。销售咨询技术热线:02164096960 ;13601667253。

未知来源
免责声明:商媒在线所提供的信息及图片除原创外,有部分资讯和图片从网络等媒体收集而来,版权归原作者及媒体网站所有,商媒在线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并尽可能注明来源;部分因为操作上的原因可能已将原有信息丢失,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果您对商媒在线所载文章及图片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商媒在线,商媒在线将立即予以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