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勝利油田代旭升、吳吉林師徒兩人創效逾4億元

2020-06-19 23:01:57 sunmedia 1286


中國石化勝利油田東辛採油廠的代旭升、吳吉林是中國石化、齊魯大地出了名的“師徒檔”,他們因石油結緣,因共同愛好走近,因共同夢想升騰著師徒情誼,師徒倆先后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兩人累計研發創新成果近200項、創效4.7億元,以普通工人的默默付出踐行“創新發展”理念,以創新創效的實際行動演繹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中國力量。本文由上海五岳泵阀制造有限公司协助转载分享,上海五岳为专业的安全阀厂家,主要生产各类弹簧式安全阀,代理德国LESER安全阀,并终身为使用单位提供相关产品技术支持。

4月6日,全國勞模許振超到“代旭升創新工作室”調研,了解到工作室成員從300人發展到1500多人﹔代旭升培養具有師徒合同的徒弟101名,88人晉升為技師、高級技師﹔累計創出1000多項革新成果時,對代旭升導師帶徒和創新創效的行動給予高度評價。

代旭升,2010年當選的全國勞模、中國石化勝利油田首席技能大師。在代旭升眾多的徒弟中今,患癌8年仍堅持創新的吳吉林,更是讓代旭升特別關心、關愛。師徒簽約10年來,代旭升傳技術、帶作風,使吳吉林逐步成長,2015年吳吉林榮獲全國勞模,創效累計1.9億元。

傳技術,播種希望。代旭升常說“搞創新,個人作用固然重要,但一個人就是渾身是鐵,也捻不了幾根釘。”自覺弘揚使用石化傳統、身體力行“傳幫帶”是代旭升多年的堅持。2006年,吳吉林成為代旭升簽約的徒弟,從而點亮了吳吉林的創新夢想,創新創效成為師徒二人的共同精神底色。即使生病吳吉林也依然痴迷創新,而代旭升總是一邊“批評”,一邊幫助他搞技術攻關。師徒兩人在不同的管理區工作,兩地相隔好幾十公裡。一次,吳吉林研制多功能油井助抽增效器,打電話向師父請教。代旭升怕吳吉林身體吃不消,專門開車過來當面講解,並讓他坐在床上依偎著被子聽。在代旭升的細心指導下,這項成果被推選參加全國QC成果比賽,在全國217項成果中脫穎而出,獲得一等獎。

為更好地帶徒弟,在單位的支持下,代旭升建起了“代旭升創新工作室”,為創新愛好者提供交流平台和創新場地。代旭升帶領工作室的成員,集體攻關,編撰了《採油工實際操作讀本》,囊括採油工基礎知識、技能操作、綜合故障處理和海上採油等採油工人技能知識,成為採油工人技能提升的教科書。為讓更多的年輕人熱愛技術和革新,代旭升還自主創辦的“勝利油田採油技能大師網”,把老傳統帶到年輕人的“新世界”中,點擊數已達42萬人次,成為青年工人的“技術家園”。在師父的感召下,吳吉林也利用自己的創新工作室,像師父一樣帶徒弟、搞創新,在勝利油田演繹出“滾雪球”效應,勝利油田已建起創新工作室100多個,不僅實現了石油工人技能素質的提升,也營造出萬眾創新的局面。

帶作風,弘揚精神。2004年,代旭升為研制套管氣壓縮回收裝置,時值隆冬季節,堅守在現場試驗。腳蹲麻了,就站起來跺跺﹔手凍僵了,就哈口熱氣暖和暖和﹔實在撐不住了,就圍著設備跑幾圈,仔細觀察設備運行狀態和變化。這套“移動式套管氣回收裝置”不僅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還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年創效千余萬元。創新、發明常常被視為“學院派”專家的“專利”,而隻有初中文憑的代旭升卻先后研發96項油田級以上創新成果,累計創效2.8億元。看著師傅的成果在工作中得到廣泛應用,吳吉林既感到自豪,也深受鼓舞。他常常在內心激勵自己,雖然自己患病在身,但是隻要像師傅那樣肯吃苦,一定也能搞成大革新。吳吉林隻有初中文憑,深知自己底子薄、基礎差,隻要有時間,他就看書學習。2007年10月份,得知吳吉林生病住院了,代旭升去醫院看望時,看見挂著吊瓶的吳吉林仍然在看《採油工藝》,就反復囑咐他“要好好養身體,把書先放放,真要有啥問題還有我呢”。有了師父的關心,吳吉林的學習勁頭更足了。就連去北京301醫院住院期間,他也背著各種專業書籍,隻要不做檢查、不治療,他就會捧著書看個沒完,醫生護士不理解的問:“你都這樣了,還看什麼書呀?”吳吉林的心底有一個信念——“勝利油田出來的人,就算是病人也不能打蔫,要有‘勝利精神’”。

擔責任,升騰情誼。勝利油田提出了綠色低碳發展戰略,作為一線工人,代旭升想為建設綠色油田出把力。代旭升把“讓原油不落地、污水不外排、廢氣不上天”作為革新目標,先后設計了“計量站玻璃鋼污油儲存罐”,把油田用了近40年的露天放空池“打包”放到了地下﹔“移動式套管氣回收裝置”讓不慎外泄的天然氣重新回到輸油管線,減少了廢氣污染,更避免的能源損失。在師父的帶動和指導下,吳吉林也把創新的視角聚焦節能減排、綠色發展,設計的“泵下加重的採油方法及其泵下加重抽油泵”有效減少了能源損失﹔“多功能光杆密封器”減少了原油對地面的污染。

一路走來,代旭升、吳吉林靠革新結緣,靠革新收獲情誼,更是靠革新成就著人生的夢想。師徒二人都被評為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2015年,師徒二人還一起走進人民大會堂,參加慶“五一”國際勞動節暨表彰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大會。:

代旭升:43載創新不輟

代旭升,男,1955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1972年11月參加工作,現為東辛採油廠採油高級技師,集團公司技能大師。工作43年來,他矢志不渝,創新創效,局級以上獲獎創新成果96項,2項獲國家發明專利,43項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推廣應用37項,累計創效2.8億元,發明的“移動式套管氣回收裝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范、中國高技能人才楷模等稱號。2008年以來,先后受到胡錦濤、溫家寶、習近平、李克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他堅持扎根一線、創新創效。解決技術難題、排除設備故障2000多個。2003年,他發明了“移動式套管氣回收裝置”,推廣應用后,僅勝利油田就累計減少天然氣排放9910多萬立方米,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億多噸,年創經濟效益1000多萬元,在吉林、長慶、中原等油田累計年創效5000多萬元。他堅持技術傳播、奉獻社會。自主創辦“勝利油田採油技能大師網”,進行網上助學助教﹔以“代旭升創新工作室”為平台,開展聯動攻關和導師帶徒。10年來,網絡學員從300人發展到40多萬人﹔培養具有師徒合同的徒弟101名,88人晉升為技師、高級技師﹔累計創出1000多項革新成果,其中國家發明專利17項,年創經濟效益5000多萬元。2014年9月,代旭升工作室被確定為“全國勞模示范性工作室”。

吳吉林:在創新中閃耀生命之光

吳吉林,男,1974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1992年2月參加工作,現為東辛採油廠採油高級技師。他先后榮獲全國最美職工、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范、“山東好人2014十大年度人物”、“中國好人”,並入選中國文明網《好人365》封面人物。

2007年,吳吉林被查出患上“非霍奇金氏淋巴瘤”,醫學預測隻有3至6個月的生命期限。面對現實,他樹立“活不出生命的長度,那就活出她的寬度和厚度”的信念,堅持用“勝利精神”砥礪自己,在創新創效中抗擊病魔。在組織的關心關懷下,他先后做過大小28次手術,但創新創效的勁頭始終不減。2009年4月,做完肝穿刺手術第三周,他就開始研制“多功能抽油井增效裝置”,在100多口油井陸續應用后,平均泵效提高11%以上。該成果獲全國QC成果評比一等獎。患癌8年來,吳吉林研發出50項成果,其中6項獲國家發明專利,29項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創造經濟效益1.3億多元。加上生病前的成果,吳吉林共完成創新成果85項,累計創造經濟效益1.9億元。2014年“五一”前后,吳吉林先后在全國總工會、山東省作事跡報告,中央和山東主流媒體也對其事跡進行報道,引起強烈反響。 


未知来源
免责声明:商媒在线所提供的信息及图片除原创外,有部分资讯和图片从网络等媒体收集而来,版权归原作者及媒体网站所有,商媒在线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并尽可能注明来源;部分因为操作上的原因可能已将原有信息丢失,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果您对商媒在线所载文章及图片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商媒在线,商媒在线将立即予以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