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6-19 23:01:57 sunmedia 939
备受争议的“基因编辑婴儿”项目被发现通过中国临床试验注册。
网络记录显示,贺建奎的“基因编辑婴儿”项目已于11月8日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网注册,最新更新信息为11月26日,即其公开宣布该项目的当天。注册信息显示了此试验的研究过程,并明确表明该试验经费或物资来源为深圳市科技创新自由探索项目,研究实施地点为深圳和美妇儿医院。
核实发现,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为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的一级注册机构,注册者需要提供伦理审查批件复印件,研究计划书全文和受试者知情同意书才可以通过审核。
“基因编辑婴儿”试验的正式科学名为《基因编辑人类胚胎CCR5基因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以血液和胚胎为标本,其中血液使用后销毁,胚胎的去向为“其他”。注册信息显示,该试验的过程为——招募不孕不育症的HIV阳性患者——一对一面谈,充分的知情同意告知志愿者风险及获益,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提交合作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并通过实验设计——进行试验体系。该试验通过了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在此地研究实施。
不过,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这一机构未按要求进行备案。同时该院相关人员已出现否认与贺建奎有过合作,并明确说明该项目并非在和美妇儿科医院所做。
同时注册信息显示,该研究的研究对象是通过艾滋病公益组织白桦林全国联盟中招募而来,申请注册联系人为南方科技大学的覃金洲,研究负责人为贺建奎。而白桦林昨日回应媒体称,以为该项目归属于南方科技大学,并出于对贺建奎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身份的认同,才同意了他的招募请求。
但南方科技大学已发布公告称,此项研究工作为贺建奎副教授在校外开展,未向学校和所在生物系报告,学校和生物系对此不知情。同时南方科技大学官网并未有项目申请人覃金洲的资料,只有南方科技大学贺建奎实验室的网站显示,覃金洲是南方科技大学贺建奎实验室的一名研究员,也是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的一名细胞研究员。
相较其他地区的做法,该试验过程的审核和程序较为简单。台湾地区行政院现行的基因重组实验守则规定,释放任何经基因重组过的生物进入自然界,需经过研究机构、行政院卫生署、行政院环境保护署、行政院农业委员会等多方批准告知,并在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核准后才可实施。而包含重组体在自然界散布之实验、对脊椎动物具蛋白质毒素之产生基因之选殖等实验,更需在行政院所属主管机构监督下方可进行。在美国研究人员也必须首先获得FDA批准,才能进行人体试验。
目前,科技部生物技术中心已表示将从伦理、技术必要性、公众担心度及可能对中国生物技术发展造成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评估。国家卫健委也表示要求广东卫健委认真调查核实,依法依规处理,并及时向社会公开结果。
另一重要信息点是,该研究的经费或物资来源是深圳市科技创新自由探索项目。其官网显示,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每年都会举行“基础研究自由探索项目”的申请和公示,最高支持金额50万元。其中科技研发资金资助项目由深圳市科技创新委会同深圳市财政委员会审定,采取“单位申报、合规性审查、专家评审、社会公示、审批机关审定”的方式予以支持,无年审。
其公告显示,生物、生命健康等产业是其重点支持领域,在其2019年第一批科技计划拟资助项目,与基因相关的项目就超过50个。目前,深圳科创委回应,未资助贺建奎等的科技计划项目。
该注册信息的最新更新时间为11月26日。但其更新后的信息依旧显示,征募研究对象情况正在进行,项目的实施的截止期为2019年3月7日,离现在还有4个月。
转载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