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塑料市场表面风光

2020-06-19 23:01:57 sunmedia 2415


两方面的原因,成就了再生塑料市场的大涨。

一是环保政策利好。

对于再生塑料行业来说,国家政策直接影响行情。自2011年行业加大环保监管力度以来,国家层面及地方性督察不间断展开,环保高压政策已常态化。受此影响,2016年起,越来越多的企业退出市场竞争,行业开工率持续低位。由于环保倒逼转型,再生塑料行业无序发展、产能过剩的情况得到改善,市场供给量减少。

二是“禁废令”导致进口量减少。

2017年7月《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出台之后,国内形成600万吨的废塑料供应缺口。一时间的开工率小幅回升,对国内巨量需求来说微乎其微。尽管塑料颗粒可以进口,但海关对颗粒的管控力度也超过之前。另外,国外市场生产环境不断恶化,叠加人民币汇率不断走高,进口贸易商订货热情下降,也导致进口量减少。受此影响,国内颗粒成为填补空缺的主力,价格一反常态地一路飙涨,在成本面给予再生塑料支撑。

虽然再生塑料价格走高,但企业获利空间却没有同步跟进。以再生PP为例,近期企业利润空间200~450元,较往年同期仅提高100~200元。

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是塑料毛料价格大幅上行。作为污染集中的产业,在不间断的环保督查中,塑料毛料供应集中度大幅下降。尽管国内部分城市已出台加强生活源类垃圾分类政策,但利用价值较高的废塑料利用率已经很高,即便低值化的固废分类再明确,其供应量对行业的贡献也有限。因此,塑料毛料供应减少,市场价格走高,涨幅远高于再生塑料的上涨幅度,从而压缩了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

此外,需求不足是厂家利润难有大幅提升的重要原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塑料制品产量不及往年,尤其是3月份之后制品供应量未见明显增加。今年7月份,国内塑料制品量总计538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151万吨,缩减幅度高达21.97%.石化库存高于往年同期,也是今年需求不足的有力证明。

因此,再生塑料企业上有原材料采购价上涨、环保生产成本增加的压力,下有国内刚需弱势、成本传递受阻的阻碍,产业链难以形成良性互动、有序衔接,只能被动跟随成本上涨。

再生塑料行业看似风光的背后,是企业微利运营的惨淡现实。因此,行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一是要采用绿色生产模式;二是要强化源头回收,形成废塑料回收加工利用网络和产业链条;三是要准确分类,提高可再生塑料的利用率;四是要推行无水清洗,降低成本。

更多有关磁力泵的知识文章,请百度搜索“上海家耐磁力泵厂”官网,(https://www.shcilibeng.com)更丰富、更全面的“磁力泵”、“高温磁力泵”、“高压磁力泵”、“高温高压磁力泵”、“氟塑料磁力泵”、“高压磁力漩涡泵”、“自吸式磁力泵”原创知识文章、技术资料、故障解决方案等您来分享!销售咨询技术热线:02164096960 ;13601667253。

未知来源
免责声明:商媒在线所提供的信息及图片除原创外,有部分资讯和图片从网络等媒体收集而来,版权归原作者及媒体网站所有,商媒在线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并尽可能注明来源;部分因为操作上的原因可能已将原有信息丢失,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果您对商媒在线所载文章及图片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商媒在线,商媒在线将立即予以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