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高考改革方案有什么影响?

2020-06-19 23:01:57 sunmedia 3260


  又踏入9月这个开学季了,各地的学生们都纷纷从“休闲”的暑假之中抽身而出,回去学校报到了。

  但是对于2018届的某些准高一来讲,这个开学季注定和以往有些不一样。因为高考改革已经来临了,各种专业术语诸如“两依据,一参考”“等级赋分制”“走班教学”看得人头都大了。但是别慌,这篇正谊网校为你带来的文章,全面给你介绍高考改革的不同之处。

  哪些同学受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一张图,2018年秋季的你懂的。

  上述省份的新高一的同学们要注意咯,你们的高中生活将因高考改革而与众不同。下面我们来讲讲高考改革政策的具体内容。

  一、新高考改革政策有哪些影响?

  2021年高考文理不分科,高考将采用“3+3”的考试模式;

  文理不分科。数学取消文数和理数;理、化、生、政、史、地(浙江还有通用技术)任选三门参加高考。

  所有学生固定3科为:语文、数学、外语,再从上述6门科目之中任选3门参加高考,此模式是为“3+3”。

  2.外语和高中毕业水平考试一年进行两次考试;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普通高考外语科目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同一科目参加两次考试机会,学生选择最好成绩使用,以减轻学生集中应考压力,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3.录取“两依据,一参考”;

  “两依据、一参考”,就是“依据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进行人才选拔。这是国家给出的指导思想,由各省来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这三个指标的定义如下:

  统一高考成绩:就是指3+3的考试成绩,前面3是语文数学外语,后面3是3个选考科目。(依据)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包括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涉及科目一般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音乐和美术)、体育与健康;各省的具体科目略有差异。(依据)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评价内部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体育成绩等)、艺术素养(艺术特长发展等)和社会实践。每个考生的记录都在高中的综合素质档案。(参考)

  二、什么是等级赋分制?

  在了解新高考过程中,还有一个概念是必须搞明白的,那就是“等级赋分”。

  等级赋分就是按照所有考生成绩从高到低,按照百分制去排位次,前3%就代表只被3%的考生超过,即全体考生的前3%;50%就代表被一半的人超过,以此类推。

  如果你不懂,那就看一下这个例子~

  假设在新高考中,小刚和小丽高考都选考了物理和化学,而且在高考中两个人的语文、数学、外语和物理、化学的成绩之和相同;

  小丽另外选考了生物,成绩是90分,最终以优异成绩顺利进入了北京大学;但小刚另外选考的地理只考了65分,最终只能进入一个独立学院。

  如果按照这种传统的记分方式,可以看到,因为选考科目不同,二人的命运走向完全不同。

  然而事实却是,在这次高考中,生物试卷的难度很小,小丽考的90分只排在全省50%的名次,而地理试卷的难度很大,小刚考的65分却能排在全省前10%的名次。

  因此,在新高考下,不同的人选考科目不同了,倘若只是按照各自选考科目的原始分数进行加和而得出高考分数,选考科目容易就能取得高分,选难了就得不了高分,显然是十分不公平的。

  2017浙江省等级性考试成绩赋分表

  受考试难度和科目性质等因素的影响,分数已经是不同质的了,不能进行简单的加和操作,只有转换为同质性的标准分数,才能进行科学的比较与求和。

  从前面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只有通过排名的方式,才能比单纯的分数更能显示出一个人真实的水平。而通过各科的排名,我们就能在各科目之间进行分数的比较,这便符合了统计学原理。

  三、什么是走班教学?

  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中心副主任高升曾专门撰文分析新高考给中学带来的三大变化,摆在第一位的就是“走班教学模式”将取代“固定班级授课模式”。

  正谊网校的姜老师表示“按照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除语数外这三门必考科目外,学生可自主选考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其他课程。在这种政策背景下,中学的教学组织、学生学习状态乃至校园文化都将发生深刻变化”。

  新一轮高考改革之后,在新的走班模式下,学生在很大程度上不再有固定的教室,变成了“老师不动学生动”——老师在固定的教室授课,学生则奔走于不同的教室去听课。

  “班级”“同学”“班主任”等这些我们无比熟悉的概念也将发生巨大变化。传统意义上的“班级”很大程度上会淡化甚至不存在了,因为学生是流动、不固定的。

  选科小攻略

  不妨利用高一学习的成绩变化以及兴趣综合考虑所选科目。

  1、首先是将6门科目依照“讨厌”程度降序排列,从“最讨厌”的往“不太讨厌”的进行排列;

  2、按照等级赋分制,通过全市通考看看考试中自己的大致排名;

  3、依照科目排名的涨幅升序排列(排名下降记为负),依照“排名涨幅小”至“排名涨幅大”排列;

  4、优先剔除同样在涨幅排名前3和“最讨厌”科目前3的科目(一般而言能剔除掉12科);

  5、最后从剩余的45科剔除12科,其中4剔1的情况优先剔除成绩差的;5剔2的,将涨幅最小和成绩最差的科目各剔除1个即可。

  这样进行科目剔除之后,一般来说,所选的科目基本就会符合学生们的基本需求。

  一般来说,对于大部分学生理科中选择科目多为,化学>生物>物理,而文科则是:地理>历史>政治(同时选历史+政治的学生往往会配化学/生物)。

  有余力的同学可以考虑大学录取的对口科目,如何选科可以选择尽可能多的大学呢?

  一句话总结:早定目标,敢想会做。

  想要更多新高考政策的咨询吗?可以添加我们的小花老师哦

  小花老师:17820510286,WX同号

  文章来源:www.cnzywx.com


未知来源
免责声明:商媒在线所提供的信息及图片除原创外,有部分资讯和图片从网络等媒体收集而来,版权归原作者及媒体网站所有,商媒在线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并尽可能注明来源;部分因为操作上的原因可能已将原有信息丢失,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果您对商媒在线所载文章及图片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商媒在线,商媒在线将立即予以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