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6-19 23:01:57 sunmedia 906
随着当前行业监管政策的出台落地,以及大数据、AI、区块链等金融科技的发展,作为整个金融产业链闭环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催收行业正迎来全新的2.0变革时代,这其中科技清收面临着广阔的市场机遇。在日前召开的“2018年第二届全球金融科技风控大会”上,快催收创始人王晓婷这样看待当前的催收行业,她认为,科技催收的未来,一定是重塑客户关系和对价值链的重构,这也是中国催收未来的发展方向。
催收2.0时代的蓝海
众所周知,催收可以说是既传统又古老的行业,是金融行业发展的最后一个闭环,而这个传统行业今天却正处于一个爆发与转型的历史节点。
根据此前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7)》显示,国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规模已达2.19万亿元,P2P和现金贷行业的不良资产规模约为3千亿元,再加上消费金融及小贷公司等机构的不良资产,国内不良资产市场总体规模已达3万亿元。而目前国内从事网络催收的企业近400个,催收项目近百万个。这样一个庞大市场,在过去的十年乃至二十年中,却一直不被人提及,回顾近代的催收行业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缘由。
在过去三十年间,催收面临两次巨大的行业变革。第一次在2010年前后,各传统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大肆发展信用卡。传统金融机构将资产管理部门通通下发和外包,形成催收的第一次变革,也萌生了行业里大量的头部清收公司。
“在这一阶段,催收公司成为大规模劳动人力密集型产业,在外呼系统里埋头低声赚大钱。”王晓婷表示。
自2017年开始,大数据、AI、区块链等给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带来新动能,也是另一次金融科技浪潮的创新。而在这个互金行业迎来大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混沌、迷茫,以及各种不合规、各种来自官方、民间的对行业的负面评价。
王晓婷认为,作为行业从业者,面对科技推动金融行业转型时候,也只是看到一个乱象丛生collection 1.0时代,并不清楚互联网金融乃至传统金融行业所面临的“不良”真正价值何在。
“事实上,强大的催收能够使得金融机构具备抢滩高风险业务,同时获取高额收益的能力。”她表示。
而在今天看来,催收行业可以说进入了2.0时代的发展新阶段,这其中,政策监管、科技、债务人三者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国家对于规范现金贷发展的同时,也开始关注催收,行业面临着越来越严格、透明、规范的发展趋势。其次是技术方面,大数据、AI的发展和应用使得催收业务效率大大提升。
第三是债务人群体的变化,在过去的15—20年里,只有整个金字塔顶尖的高端人才是债务人,因为只有他们才有获得贷款的能力,因此很少有如此多暴力催收的现象发生。但随着消费升级及普惠金融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群体成为债务人。
“而这些债务人大都是低龄90后,甚至是00后,面对这些债务人应该用什么样办法打动他们”,王晓婷称,“之前监管机构在喊‘了解你们客户’,我觉得除了重塑关系之外,还要重构与债务人之间价值链”。
成为下一个利润中心
对于广大金融机构而言,如今既面临着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更面临着既有商业模式套利空间收窄,规模收缩、坏账反弹等巨大挑战。这样的背景下,谁能率先高效地盘活存量,开拓增量就能扭转形势转危为安,而盘活存量的当务之急就是解决逾期与不良管理的问题。
对此,王晓婷表示,今天的催收已经不仅仅是个业务部门,更应该把它定义为利润中心。
以国内某商业银行2017年的年度报告为例,其信用卡业务全年总收入同比增长24.86%,其中,利息收入同比增长22.44%,而罚息和滞纳金收入的增长比则达到31.75%。
因此,对于金融机构服务客户,王晓婷认为,对于客群的划分要放弃好与坏这一概念,而用收益和损失这个维度来做划分。换言之,就是金融机构要将客户分为损失类客户、收益类客户。对不同的客户,在不同的时间,金融机构要用不同的方法及策略去触达。
“事实上,每期都逾期,但是每期都还款是更好的客户。一定程度上,利润中心对于客户来讲,不是一个虚拟的,而是实实在在能带来收益的环节。“王晓婷称。
科技清收的广阔机遇
前不久,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了《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试行)》,明确规定催收人员应在恰当时间开展债务催收活动,不得频繁致电骚扰债务人及其他人员等。对于不良资产清收,王晓婷认为,认识的不认同,决定催收工作思路和催收策略有所不同,固有的错误认识导致出现暴力催收情况,而绿色催收的回归应该依靠科技手段。
作为专注于智能化金融不良资产清收的企业,快催收以大数据、AI等先进技术为依托,通过对逾期资产进行数据分析,建立定价模型、催收策略模型等,实现自动化不良资产匹配,以达到最优清收效果。在业务流程方面,通过自主研发的贷后管理系统、电话外呼系统进行接案与案件处理、催纪跟踪、催收录音存档等,极大提高了催收效率。
“智能化催收通过对客户互动数据的分析,可以实现实时催收策略的调整,进而把握催收时机。在科技支撑下,智能化催收可以最大化降低无效人工催收动作,使催收人员每个催收动作都产生直接价值,实现最大化回款。”王晓婷称。
而在保障合规方面,目前,在快催收内部建立了完善而系统的管理机制。同其他金融机构一样,快催收不仅受国家和社会信用体系的严格监管,还专门设立了内控合规部门,对催收团队进行日常合规宣导,及时发现违规现象并处理。
“今天collection 2.0时代的主角无疑是科技催收,而科技催收的未来,一定是重塑客户关系和对价值链的重构,这也是中国催收未来的发展方向。” 王晓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