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6-19 23:01:57 sunmedia 3196
梅花,被誉为“华夏民族精神的典型载体”,是中国原生态的、富有中华文化特色与情感内涵的植物,并被历代文人墨客誉为“四君子”之首。
魏晋以来人们开始赏梅,到中唐以后,尤其是宋元时期,梅的精神含义不断被加强,文化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梅经历了从“果子实用”到“花色审美”,再到“文化象征”的一系列嬗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梅文化。梅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是文学、诗词、绘画中极具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其深厚的人文内涵和美学价值,使以梅为主题的文化艺术作品在历史长河中历久弥新。
在中国艺术史的演进过程中,梅花以其单纯的视觉形象出现在各个历史朝代,先秦器物上的梅花样的符号纹饰、唐代勾线填彩绘出的朴拙的梅树、宋代对梅的精微描摹、元代借画梅以抒情以言志。
宋元是花鸟画的繁荣期,也是文人画的兴盛期,梅花以其清贞的形象,成为花鸟画和文人画的双重题材,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不管是宫廷院体,还是文人逸笔,梅都是笔下常客。根据《宣和画谱》《图画见闻志》等文献记载,宋元时期画梅的艺术家达百人之多,传世作品八十余件。从北宋仲仁独创的墨渍作梅,到扬无咎、王冕的变法创新,梅的画法逐渐脱离了院体的精勾细描,向文人画的“逸兴”“意趣”方向发展,完成了从“外师造化”到“中得心源”的转化。梅花以其清雅的艺术形象和坚贞高洁的文化内核不断成为宋元文人画的经典符号,并不断传承至今,反映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人文理念,承载着丰厚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形成了世界艺术史上具有东方意蕴的文化艺术符号。
古铁独啸山之巅
老树不移冰雪心
干似虬龙
花似雪
云南竹
农家食蔬煨洋芋 树下挥毫品老茶
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唐建,在梅花盛放的腊月,带中国艺术研究院本花鸟专业的博士、硕士来到大理,与花桥元梅相会,扎根生活,树下挥毫,写生数日,用笔墨记录百年古树今日的芳华。
画毕自视苍山雪
目送归雁入云天
世人只识梅花好 寒梅却识岁月艰
唐建教授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以书入画,将古梅的精神气韵挥毫写之,创作了一批形神兼备、气势恢宏的佳作。
作品名称:《元梅写生之一》
尺寸:198×96cm
纸本水墨
2018
局部一
局部二
局部三
作品名称:《元梅写生之二》
尺寸:198×96cm
纸本水墨
2018
局部一
作品名称:《元梅写生之三》
尺寸:198×397cm
纸本水墨
2018
局部一
局部二
局部三
咏元梅
唐建
去年访梅梅不开,
岁寒携友访寒葩。
博南夜深点点星,
滇西春早处处花。
农家食蔬煨洋芋,
树下挥毫品老茶。
只因修得老梅缘,
方能识见冰雪华。
作品名称:《寒玉》
尺寸:69×69cm
纸本水墨
2018
《寒玉》局部
作品名称:《香雪海》
尺寸:69×69cm
纸本水墨
2018
《香雪海》局部
作品名称:《博南山巅古梅》
尺寸:69×69cm
纸本水墨
2018
《博南山巅古梅》局部
画梅
唐建
高黎贡山面博南,
古铁独啸山之巅。
世人只知梅花好,
寒梅却识岁月艰。
手抚老柯语老友,
吾心护持似石坚。
画毕自视苍山雪,
目送归雁入云天。
作品名称:《老梅新华》
尺寸:58×58cm
纸本水墨
2018
作品名称:《老树先发天下春》
尺寸:58×58cm
纸本水墨
2018
作品名称:《冷香铁干——元梅写生》
尺寸:58×58cm
纸本水墨
2018
作品名称:《月照古影》
尺寸:58×58cm
纸本水墨
2018
作品名称:《梅如雪》
尺寸:58×58cm
纸本水墨
2018
作品名称:《冰雪》
尺寸:58×58cm
纸本水墨
2018
元梅一首
唐建
月照古影东山去,
风送清香殿南来。
老树不移冰雪心,
吾爱梅花终未改。
作品名称:《只留清气满乾坤》
尺寸:60×29cm
纸本水墨
2018
作品名称:《虬龙》
尺寸:60×29cm
纸本水墨
2018
作品名称:《花桥古梅》
尺寸:60×29cm
纸本水墨
2018
作品名称:《疏影》
尺寸:60×29cm
纸本水墨
2018
作品名称:《清香》
尺寸:60×29cm
纸本水墨
2018
作品名称:《国香》
尺寸:60×29cm
纸本水墨
2018
元梅之二
唐建
闻道梅花山中开,
万里赴机花桥来。
干似虬龙花似雪,
日暮疏影印苍苔。
作品名称:《山茶写生稿》
尺寸:58×58cm
纸本水墨
2018
唐建 山东人,文艺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花鸟画创作方向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中国书画美学研究方向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画院专职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