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加工能力超百万吨 安徽铜陵迈向“世界铜都”

2020-06-19 23:01:57 sunmedia 4706


  因铜立市,以铜兴市,是安徽省铜陵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的发展战略。近年来,铜陵这个被誉为“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的城市,铜产业的首位度地位不断提升,拉动整个城市发展的牵引力不断增强,不断向“世界铜都”目标迈进。
  加工产业链趋于完善
  铜陵市铜产业装备和工艺技术水平较高,矿山装备全国一流,铜冶炼技术水平目前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铜板带、铜合金棒、铜杆、特种电磁线等主要铜加工产品生产装备和工艺水平皆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形成了包括采矿、选矿、冶炼、铜材加工、铜拆解、铜贸易、铜装备制造、铜文化的完整产业链。特别是铜加工产业链趋于完善,铜基新材料产业初具规模,产品品种丰富。主要产品有铜板带等15类,年总加工能力超过120万吨。
  与此同时,铜陵市大力实施“千亿产业引领工程”,铜产业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随着有色40万吨“双闪”铜冶炼等一批骨干项目基本达产,今年预计铜产业主营收入可突破2000亿元。在项目发挥作用的同时,产品产量再上台阶,骨干企业持续壮大。2013年,铜陵有色成为该省首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企业;电解铜和铜加工产品产量双双首次突破百万吨大关。
  专项政策启动兑现
  平台建设稳步推进,专项政策启动兑现,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全市上下贯彻落实《铜陵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平台建设工作推进方案》,各项平台建设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安徽开源金属再生产业园一期工程竣工,年内将通过国家环保部验收;综合保税区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式申报,铜期货交割仓库正在建设,铜陵文化创意中心挂牌成立,国际有色金属物流园、五株科技股份PCB项目、新安电器电路板项目、通欣德电线电缆等一批铜产业项目落户。铜基材料及其加工技术工程实验室、进口废七类转关、国家铜铅锌质检中心二期等平台建设也在有序推进中。对2012年度44个申报项目给予支持,扶持资金共计2987.4万元,有力地支持和激励了企业的发展。2013年,全市铜基新材料产业完成总产值393亿元,同比增长18.6%,占整个铜产业总产值的30.4%,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22.1%,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 
  加强资源控制 强化冶炼优势
  目前,铜陵市已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铜及铜加工)示范基地、国家专利产业化(铜深加工)试点基地;拥有铜陵有色和精达股份两家上市公司、“铜冠”、“精达”等国际知名品牌;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铜陵有色企业技术中心、全国首个国家级铜专业质检中心——国家铜铅锌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这一系列国字号招牌,为该市建设“世界铜都”夯实了基础。
  展望未来,铜陵市铜产业将继续以结构调整和优化为主线,以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强资源控制,强化铜冶炼优势,紧紧抓住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机遇,着重延伸发展铜杆(线、缆)、PCB、铜板带、铜棒、铜管、铜粉、铜艺术品等铜精深加工产业链,拓展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化工产业等铜产业关联产业,完善发展循环经济、铜拆解业、生产性服务业等铜产业配套产业。

未知来源
免责声明:商媒在线所提供的信息及图片除原创外,有部分资讯和图片从网络等媒体收集而来,版权归原作者及媒体网站所有,商媒在线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并尽可能注明来源;部分因为操作上的原因可能已将原有信息丢失,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果您对商媒在线所载文章及图片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商媒在线,商媒在线将立即予以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