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6-19 23:01:57 sunmedia 793
万众瞩目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1日在北京落下帷幕,会议深入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认真总结今年经济工作,全面部署明年目标任务,尤其是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出系统性阐述,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会议指出,今年全年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可望较好完成,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精心谋划用好我国经济的巨大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努力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
挥别昨天,拥抱明天,中国经济这艘巨轮将扬帆再起航,而新常态、新动力、新改革很可能成为下一段伟大航程中的美丽注脚。
准确把握新常态
会议认为,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必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从消费需求看,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从投资需求看,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从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
会议强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观念上要适应,认识上要到位,方法上要对路,工作上要得力。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此次会议如此强调新常态,清晰地表明了中国不可能再回到过去那种“经济下行—刺激增长”的老路,彰显了党中央准确研判当前大势、主动有所作为的决心和信心。
自从今年5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工作时首次提出新常态之后,新常态一词开始在更多场合频繁出现,逐渐成为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将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方式将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新常态下,经济结构将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原副院长曹和平认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常态能够兼顾增长和消费的平衡,增长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平衡以及增长和社会公平的平衡。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重塑增长新动力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寻找经济增长新动力,自然成为新一年中央经济工作的应有之义。
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一是市场要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二是创新要实,创新必须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三是政策要宽,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市场主体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培育市场化的创新机制。
回顾即将过去的2014年,作为经济增长主要拉动力的投资和出口增速都在放缓,而科技投入不断增加。据统计,今年前10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06161亿元,同比增长15.9%,增速比1~9月回落0.2个百分点,也低于去年全年19.6%的水平。与此同时,我国外贸增速也整体放缓。今年前11个月,全国进出口总值达到3.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4%。其中,出口增长5.7%,进口增长0.8%。
相比之下,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2013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首次突破2%,达到2.08%,比上年的1.98%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广东达到2.3%,武汉为2.74%,深圳超过4%。在世界范围内,目前只有韩国和以色列的这一比例可以达到4%以上。
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从原来的高增长进入到现在的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动力也将由要素和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也就是由汗水驱动的增长转变为智慧驱动的增长,并实现包容型增长。
重大改革密集推进
过去一年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先后召开七次会议,针对国企、财税、价格、金融等关键领域改革做出了重点部署。如果说2014年是中国大改革与大调整拉开序幕的一年,那么2015年将是中国大改革与大调整全面展开的一年,也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推进改革开放,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过深水区,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要围绕解决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推进改革,推出既具有年度特点、又有利于长远制度安排的改革举措,继续抓好各项改革方案制定。
在众多改革措施当中,国企改革一直备受瞩目。根据会议精神,推进国企改革要奔着问题去,以增强企业活力、提高效率为中心,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截至目前,北京、上海、山东等16省市的国资国企改革方案已经出炉,国务院国资委启动了四项改革试点,中石化也迈出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质性步伐。现阶段,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资委等正分别牵头制定完善国资改革的相关方案,预计未来国企改革将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
除重点领域的改革,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也被重点提及,有望成为明年的重头戏。
会议提出,我国将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争取明年有个良好开局。事实上,在12月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点题一带一路战略的当天,政治局就围绕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进行了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提出要逐步构筑起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
在积极对外谋篇布局的同时,国内也在加快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刘元春表示,从一带一路到京津冀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两个重要的增长极,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蓝图或将在2015年全面铺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国经济即将翻开崭新的篇章。面对未知和挑战,中国有信心以大国定力和非凡能力,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奋力开创跨越赶超新局面。
本文由上海制发阀门搜集整理,上海制发阀门有限公司(https://www.86valve.com)专业生产安全阀、弹簧式安全阀、空压机安全阀等产品。传递信息,分享资讯,如有投诉或咨询,敬请联系02169783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