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6-19 23:01:57 sunmedia 3467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药学的统称,距今已有7000年的发展历史,她是中华民族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不断地摸索、实践、完善形成的一门医药学,她具有完整的医学理论体系和文字记载以及独特的疗效,有着鲜明的医学特色。她不仅在历史上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在当今科技发达的今天,对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瑰宝。
古有“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今有活济公黄献阔钻研中医药学,59年为患者看病分文不取,成为2014年“中国好人榜”上榜人物、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11月22日,黄老先生参加福建省第六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网络投票人气爆棚。
黄献阔出生于1939年11月,是厦门市翔安区新圩镇后亭村老党员,曾任新圩学区民办教师、副村长、村长。如今,老人独居山里,种草药、种果树、养猪养牛、捡拾垃圾收废品。他免费为患者治病,为新农村建设带头拆自家房屋,每天工作16小时挣钱助人,被乡里人形象地称为“济公”。2011年被福建省委授予“全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12年被评选表彰为“翔安区第一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2014年5月入选中国好人榜。
第一次接触中医药是黄献阔17岁的时候,那时候母亲右脚肿痛,在医院治疗4个月都没能消除病痛,经人介绍看了老中医,中药敷了几天就痊愈了。自此,黄献阔就对中医要着迷,四处拜师学艺。他在翔安古宅山上一住就一整年,专门学习各种中草药的辨别方法。现在,他的“诊所”门庭若市,每天来“问诊”的平均有30多人,远至黑龙江、新疆等地。因不忍心让远道而来的患者等太久,他忙起来经常是不到及时饭。据村里的老人会议,90年代初,在农村很难见到小轿车,但他们村里常常有小轿车进进出出,都是找黄献阔瞧病的。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今天,多少江湖医生到处行骗,坑害百姓。而黄献阔却不为金钱所动,对患者分文不取。为了节省费用,确保患者能用上最好的药,10几年前,黄献阔在山上种了300多种中草药。记得七年前,有位蔡姓患者得了一种怪病,无法小便,肚子一天天鼓起来,上医院不见好转,眼看支撑不下去了,他的家人找到了黄献阔,并许诺,帮忙医好病,愿意送上7万元。然而,黄献阔很快治好了蔡某的怪病,对方将7万存折送他,他当天就把存折还了回去。
黄献阔生活非常节俭,他居住的条件可以用“简陋”二字来描绘。而她家门口堆了“小山”一样的垃圾,这些是黄献阔捡来的,卖钱后用来帮助困难学生和老人。除了每天工作16个小时之外,剩余时间还要捡垃圾、种果树、养猪牛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他先后捐款5万余元,资助35名孩子上大学;过年时,他还为村里较困难的老人送去新棉被、新衣物、日用品或直接送“慰问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