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县农业农村局:特色产业新作为 拓展增收新空间

2021-12-08 11:12:46 sunmedia 643


近年来,金湖县高度重视水稻建设工作,构建了涵盖前端研发、育种,中端种植、加工到后端销售、体验、服务等方面协同发展的水稻全产业链。目前,全县水稻产业加工产值27.9亿元,加工转化率达72.8%,共有市级以上粮食加工龙头企业11家,水稻产业专业合作社126家,水稻种植200亩以上规模种植户468户。

一是强化“一业引领”,做大做强水稻特色产业。金湖县杂交稻制种工作起步较早,是全国首批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国家杂交水稻制种大县。2021年获得每年3000万元、连续五年累计1.5亿的奖励资金,目前“育繁推一体化”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完善,建成杂交水稻制种基地3万亩,种业总产值2.4亿元,位居江苏省前列。全县建成高标准农田50.94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1.25万亩,建设泵站169座,新建渠系配套建筑物1204座,衬砌防渗渠道71.04公里,铺设水泥路196.56公里。2021年,全县水稻种植面积58万亩,单产可达600公斤,总产可达34.8万吨。

二是持续“双管连接”,把农民嵌入产业链。抓好农技培训、社会化服务两个关键,保证农民掌握职业技能的基础上,实现生产与加工无缝对接,实现农民致富增收。技能培训一体化,联农带农效应显著。强化农民技能在经营主体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培训职业农民1.13万人,带动广大农户踏上增收致富之路。推广农技耘APP大数据平台,现注册用户近万名,开通“农技耘-金湖频道”,为全县广大农户提供全天候保姆式服务。对水稻实际生产者和水稻市场化收购企业予以补贴,鼓励引导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稳定和扩大稻谷生产,通过直接将补贴发放至农户手中,切实提高农户收入水平,增加农户种植优质水稻的积极性。同时,通过订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产业联动发展等利益联结模式,引导农户参与水稻全产业链建设,水稻产业从业人数达1.8万人,参与全产业链建设的农民人均年收入达11万元。综合中心全覆盖,提升农业社会服务。推动新型经营主体集聚发展,由单一服务向综合服务发展,在全县8个镇街实行“网格化”管理,建设塔集沁园、前锋淮胜、金南南桥等8个集烘干、植保、农机耕作等为一体的家庭农场集聚区综合服务中心,通过工厂化育秧、商品化供秧、社会化服务,形成水稻种植机械化育、供、栽一条龙,为周边零散的种植户或大户、家庭农场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单个经营主体无需投入大量资金购置农机具,生产性需求直接向集聚区服务中心提出,从而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

三是抓住“三个环节”,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金湖县依据当地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构建县企共建产业链、补齐育制种短板、配套完善的现代化管理体系。狠抓制种规范化。组织编制《金湖县制种大县发展规划(2021-2025)》和《2021年度制种大县项目实施方案》,推动产业基地建设与种业龙头企业融合,达到做优基地与做强企业同步发展。通过与江苏明天种业等龙头企业建立县企共建关系,全面开展良种研发为重点的水稻新品种培育、示范和推广工作,提升区域良种化水平。推进品种优良化。加强与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扬州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建有水稻产业省级科研平台5家,建成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示范点15个,试验、示范、推广新技术60 余项,成功培育粤优938、新两优1678、徽两优898、C两优113等品种组合。强化产品品牌化。积极推进绿色农产品生产,创建省级绿色优质水稻基地37.68万亩,认证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面积7.5万亩。在充分挖掘农耕文化、饮食文化、人文历史、产业特色的基础上,创成覆盖全县域、全品类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鲜美金湖”,出台品牌标识使用管理办法,水稻产业注册“鲜美金湖”商标22件。

来源:农业农村局  作者:石宇飞 朱妍

商媒在线
免责声明:商媒在线所提供的信息及图片除原创外,有部分资讯和图片从网络等媒体收集而来,版权归原作者及媒体网站所有,商媒在线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并尽可能注明来源;部分因为操作上的原因可能已将原有信息丢失,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果您对商媒在线所载文章及图片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商媒在线,商媒在线将立即予以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最新资讯











广州粤海医院好不好
04-05 685